曾田力

学术与成果

我的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成果,展示了我在水利工程领域的专业贡献和创新能力。

软件著作权

浙水设计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软件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水资源调度系统,支持实时决策与方案评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浙水设计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软件

集成多维度评价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系统,支持动态监测与预警,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浙水设计Excel至MIKE智能数据转换软件

专业数据格式智能转换工具,支持批量处理,大幅提升水利模型数据准备效率。

专利发明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取水曝气装置

发明年份: 2022

发明人: 史毅超曾田力张瑶兰陈跃青

专利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深度的取水曝气装置,包括能源模块、抽水泵、出流管路、浮台、伸缩结构、三通进水管路。所述出流管路、三通进水管路分别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能源模块置于所述浮台上,所述浮台与所述出流管路集成为一体,所述浮台是由轻质材料浇筑而成的立方体型平台,所述出流管路被所述浮台包络。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深度水体的循环与混合,装置可以漂浮于水体上,并配有能源模块,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装置的可循环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取水曝气的效果。

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降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发明年份: 2023

发明人: 周衍银曾田力严雷何震洲左晓霞朱韫泽官宇潘晓杨彧俞铁铭周芬李军戴欢孙宗洋史毅超

专利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降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准备与预处理:收集整合降雨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处理;S2,多模型分析:应用Mann-Kendall、Sen斜率法及滑动窗口分析等多种算法,揭示降雨数据的趋势、幅度与多尺度特征;S3,区域间关联性分析:计算不同区域、多尺度下的降雨相关性,并可识别相似模式区域;S4,可视化与交互展示:通过多样化的图表直观呈现分析结果,并提供交互界面支持探索。本发明通过集成多种分析模型与可视化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降雨数据分析中综合性不足、多尺度分析欠缺及可视化单一等问题,能提供更全面、深入、多维度的降雨特征洞察,并提升了结果呈现的直观性与分析效率。

学术论文

浙东引水工程受水区降雨趋势与多尺度变异性

水电能源科学, 2025

作者: 曾田力,左晓霞,杨彧,戴欢,吴木红,钟吕斌,陈舒阳

摘要:

为揭示浙东引水工程受水区的降雨变化规律以优化工程调度,本研究分析了工程影响下15个典型子区域1961年至2022年的长序列日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s斜率估计和多尺度滑动窗口分析等方法,系统考察了降雨的时空分布、长期趋势、多尺度变异性及区域相关性。研究发现:所有子区域年降雨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Hurst指数分析(H>0.5)表明该上升趋势具有持续性,但增幅空间分异明显(沿海>河流域>丘陵),且2010年后年际波动加剧;降雨特征具有显著的尺度依赖性,短时间尺度(3个月)表现出高变异性和强空间异质性,长尺度(12个月)则更稳定且区域协同性更高;区域间降雨相关性普遍随分析时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强,但Sen's斜率估计的趋势量值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精细刻画了研究区降雨的长期及多尺度变化特征,为浙东引水工程适应性调度和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基于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浙江省动态需水量预测

水科学进展, 2024

作者: 许月萍, 曾田力, 周欣磊, 章鲁琪, 王贝, 王冬

摘要:

收集了浙江省2000—2020年各用水行业需水量数据,采用基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筛选了影响各行业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构造了改进的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各行业需水量进行动态滚动预测,并将改进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单变量LSTM预测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改进的LSTM模型能实时动态滚动预测各行业每年需水量,且预测结果精度高于其他3种模型。

考虑侧向出沙的河网非均匀沙输移

水利学报, 2016

作者: 孙志林, 杨恩尚, 曾田力, 祝丽丽

摘要:

引水进入河网可快速地改善水质,同时也会造成泥沙淤积问题。水流在主干河道行进时将挟带泥沙向连通支流扩散,因而计算河网泥沙输移时应考虑侧向出沙问题。根据作者在杭州西部河网若干测站进行的全年实时水位-流量和逐日泥沙实测资料,建立了适用河网的对数型非均匀沙挟沙能力公式,进而结合侧问出流首次导出了考虑时变侧向出沙的河网非均匀沙输移计算方法,据此改进了一维河网输沙微分方程和离散计算模式。经实测资料验证,计算与实测值符合良好。对杭州西部河网进行的输沙计算显示,侧向出沙约占淤积总量的11%,这意味者河网模型不考虑侧向出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A Depth-Averaged 2D Physically-Based Model for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in Open Channels

ASCE环境水资源大会论文集, 2019

作者: Zeng T., Wu W.

摘要: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epth-averaged two-dimensional model for simulating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in open channels. The model incorporates physically-based parameters and has been validated using field measurements from various river systems.

荣誉奖项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

2016 ·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三好研究生

2013-2016 · 浙江大学 (多次获得)

优秀研究生

2013-2016 · 浙江大学 (多次获得)

优秀团干部

2012 · 浙江大学

坤和奖学金二等奖

2012 · 浙江大学

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2010-2012 · 浙江大学 (多次获得)